糖尿病眼病发病率达56人工智能助力社区家庭医生早筛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查眼底病变,颠覆了原有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
糖尿病患者如不进行及时干预,10年后基本皆可能诱发糖尿病眼病。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实现早诊早治?
今天在沪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眼科影像与信息及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传出消息:利用人工智能读片,筛查社区糖尿病眼病,不失为快速提升效率的途径。静安区市北医院携手区内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国内率先尝试这一探索,历经半年已筛查3000余名糖尿病患者,收获较好社会效应。
大会秘书长、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主任陈吉利介绍:上海地区糖尿病眼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为5.6%,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糖尿病患病人群正在不断增加,及时筛查出糖尿病眼病,对缓解家庭、社会负担至关重要。目前,上海已将糖尿病眼病筛查列为三年公共卫生行动计划,但由于经费有限,社区筛查基本靠医生,效率相对较慢、样本量也难以持续扩大。
人工智能成为眼底筛查的好方法。去年10月,市北医院与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airdoc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沪上首个人工智能眼科应用示范基地,从事眼科人工智能开发研究及应用推广。airdoc眼底图片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家庭医生在眼底图像诊断水平的效率。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静安北部医共体在彭浦新村街、临汾和彭浦镇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眼底疾病人工智能筛查,普及推广新技术。陈吉利告诉记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查眼底病变,颠覆了原有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患者在社区医院拍摄眼底照片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自动帮助社区家庭医生进行辅助诊断,与此同时,拍摄的眼底图像通过静安北部医共体眼科云平台,传输到市北医院眼科进行进一步复核。如此一来,糖尿病患者不用为了了解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反复前往二、三级医院排队检查。社区眼底疾病筛查后,一旦发现糖尿病眼底病变和慢性病,患者可以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及早接受治疗。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更多患眼底疾病的社区居民也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专家同时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医学界的“新型武器”,在眼科、皮肤科、放射科探索较为深入。眼科领域,人工智能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其一,普及技术帮助基层医生提升水平;其二,实现培训功能;其三,成为高年资医生的助手,由此为医生减轻工作量。目前,本市的探索仍处于第一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眼底疾病人工智能筛查,有助于帮助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动态、全程的糖尿病眼病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形成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和慢性病筛查—发现—转诊—随访—健康管理模式,降低患者眼部的患病率和致盲率。未来,随着第一阶段尝试的推广普及,人工智能有望实现更多功能,助力临床诊治效率,真正让高精尖科技惠及百姓。
栏目主编:孙刚文字编辑:顾泳
- 2023-01-31新资讯_美国白宫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
- 2023-01-31新资讯_离散制造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MES系统
- 2023-01-31新资讯_酿酒饮料包装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
- 2023-01-31新资讯_另一个星球上的航天器记录了一个单独的航天器的声音
- 2023-01-31新资讯_巨能让机器换人的梦想成为现实
- 2023-01-31新资讯_哪一种涂料更有发展前景
- 2023-01-31新资讯_金属容器包装市场大盘看好
- 2023-01-31新资讯_零重金属比A标准更优的净味儿童水漆
- 2023-01-31新资讯_马扎克发布专为车间设计的新型SmoothEz控件
- 2023-01-31新资讯_九号公司成立四大机器人新架构系上市后首次组织机构大调整